一位乡村教师58年的“孤...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一位乡村教师58年的“孤...

一位乡村教师58年的“孤岛”守望

日期:2015-09-10  来源:学校网

 

朱老师教书法时,一笔一划皆用心

站在学生的作品前,朱能养很欣慰

顶着烈日回家,只能不停地喝水

再有半个月,今年的暑假即将结束。对于太湖三山岛上的20多个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自今年放假来,每天他们都要来到岛上的课外辅导站里,接受一次特殊的辅导:几位上了年纪的退休老教师,为他们进行义务的书法、绘画和作文等课程的辅导。这几位老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朱老师”,他在19岁那年师范毕业上岛做了老师,如今,58年已经悄然过去,岁月改变了人的模样,然而不曾改变的是,是老人心中那份坚守乡村教育的执着信念。昨天,记者来到了三山岛上,见到了这位三山岛上最受尊敬的老人——朱能养。

薪火相传,77岁退休教师仍守望讲台

身材瘦弱,精神矍铄,戴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十分的儒雅。眼前这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就是整个三山岛上最德高望重的教书人朱能养。岛上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学生。77岁的朱能养,退休前是三山岛唯一一所学校的校长,退休后,他没有离开这座太湖孤岛,更没有闲着。

10点不到,外面已骄阳似火。在岛上一间木板建成的校外辅导站里,20多个不同年龄的孩子被分成书法、绘画、作文等小组,朱能养和另外几位退休教师就是辅导老师。朱能养负责的是书法和绘画,只见他拿着笔,从握笔姿势,再到图画每一笔着色,他都十分耐心地教着。由于孩子太小,做示范时,他只能站着俯下身子,趴在孩子们的课桌上,汗水不时从老人额头一滴一滴地掉落。

2003年,因为生源萎缩,三山小学被撤消,岛上的孩子都选择了到东山镇上读书,只有在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到三山岛上。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让自己发挥“余热”,朱能养和几位退休老教师,在2005年开办了这个校外辅导站,义务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辅导功课。只要孩子们在,老师们都风雨无阻准时到来。

外面烈日炙烤,虽然辅导站里装了一台空调,但由于教室空间太大,孩子又多,屋内依然很闷热。很快,朱能养和几位老师已经汗流浃背。为了解渴,朱能养特意泡了碧螺春,装在矿泉水瓶里,渴了,取出瓶子喝一口。

教完一组孩子的绘画,布置好练习作业后,朱能养又来到另一组,为学生单个辅导书法。有位学生,一个字的结构写错了,于是,朱能养拿起笔,一笔一划地示范起来,直到这位学生彻底学会为止。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上午10点半,辅导班的课程结束,送走所有的孩子,朱能养才拿起差不多喝光的矿泉水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向自己家中走去。

对于脚下这片面积1.8平方公里的小岛,朱能养几乎闭着眼睛也能找到回家的路。这片土地,他已整整走了58年。

19岁那年,他背着行囊上岛

朱能养,1936年出生,昆山陆家镇人。他出身在一个贫农家庭,父母共生育了8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因病夭折。在存活的六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二。1952年,朱能养考入了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许多知识,更学会了书法、美术、音乐等。作为班长的他,当时就立下了“立志教育、教书育人、报效国家”的志向。

1955年,19岁的朱能养从太仓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三山岛教书。作为昆山人,朱能养早就听说过太湖的名气,却对三山岛毫无所知。在人们口中,那时的太湖是“土匪窝”,有“太湖土匪多如羽毛”之说。去三山岛,太湖里大棚船换小棚船,摇船上岛,半天摇不到,逆风的话,一天也到不了。

8月27日,这天是他进岛的日子,虽然岁月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朱能养仍清晰地记得这一天。因为自那天起,他与这个太湖中的“孤岛”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天,朱能养吃了午饭出发,拎着一只破箱子和一床旧被子,乘上一艘一吨半载重的小渔船,晃晃悠悠,直到太阳落山时才靠岸,一座树木葱茏、群鸟鸣翔的小岛展现在眼前。

三山岛是太湖中的孤岛,与东面的东山半岛、北面的西山岛,都隔着3公里以上的水面。岛上五个自然村,全属于同一个行政村三山村。历史上,地处苏州到湖州航道上的三山岛也曾商业繁荣、人丁兴旺。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水路交通的衰落,三山岛逐渐失去优势,魅力不再,很多村民陆续搬离,岛上人口一度从最多时的3000多人减少到500多人。

再艰苦的日子,也咬牙坚持了过来

“岛上的古树很多,走在岛上,感觉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谈起刚上岛时见到的美景,朱能养无比沉醉。然而,当他走进自己工作的学校,见到的情况却让他惊讶不已:所谓的学校,其实只是四间破旧的民房,没有门窗,也没有灯,只能靠两个天窗透过的光线来上课。在朱能养到来前,学校只有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由于这位老师患有眼疾,每周一他都要乘船出岛去看病。朱能养在一间小破房子里安顿了下来,由于条件艰苦,吃的菜要靠自己种,饭要自己烧。因朱能养是正规师范生,学校上课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他身上。开学后,朱能养教一、二年级启蒙班和五、六年级毕业班,原来的老教师只教三、四年级,“重担子”全部压在朱能养这位“新岛民”的肩上。

当时的岛上生活到底有多艰苦?朱能养说,其他情况不必说,就拿电来说,就能说明一切。三山岛,距离苏州最繁华市中心观前街直线距离不过45公里,然而,直到2000年才通上电,也是华东地区最后一个通上国家电网的行政村。最早,村民用的都是煤油灯和蜡烛,再到后来,村民用柴油自发电,迎来两、三个小时的短暂光明。到了上个世纪之交,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自发电电压不够,一些村民家新买冰箱没法用,只能用来囤米。朱能养的儿子为了能让年迈的父母不用手洗衣服,送了台洗衣机,结果好几年都没有拆封。这让人听了感觉是笑话,可在2000年之前的三山岛上,这却是让人心酸的现实。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朱能养对待备课、上课却是最认真的。一年辛苦下来,到了毕业考时,他所带的毕业班学生90%以上都考取了中学。这样的教学成绩,也让村民们对这位年轻老师刮目相看。朱能养心里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外来的老师,要想取得岛上居民的信任,除了要教好学生外,更要想办法融入岛上的生活。于是,在教学之余,他利用自己在师范时所学的文艺特长,组织学生排练节目,然后为岛上的居民演出。“对于家长,最喜欢看自己孩子演出的节目了。”朱能养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岛上居民,都渐渐地接受并认可了他这个外来的老师。

后来,父母和姐姐曾来岛上探望过朱能养,看到岛上条件如此艰苦,她们伤心得直哭,希望他能离开三山岛。然而,朱能养却一心要留在岛上,他说,既然当初选择了扎根乡村教育,那么自己必须兑现当初的承诺,再说,他也舍不得离开岛上的这些孩子!

为了岛上的孩子们,一扎根就是58年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当时国内第一次生育高峰到来,岛上的孩子也多了起来。1961年,朱能养曾经教过的学生潘丽云,初中毕业回到岛上的三山小学做了老师,成为他的同事,最终,又成为陪伴他一生的伴侣。不过,谈起与自己小9岁的老伴的爱情故事,朱能养坦言,当时可不是一帆风顺。在当时岛上居民中,流传着“十只黄猫九只雄,十个教师九个穷”的老话。虽然,村民都觉得这位朱老师人品不错,也有学问,可是他太穷了,住的房子还是租的。潘丽云的父母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每次对于朱能养的上门,他们的态度中也流露出淡淡的排斥。好在,潘丽云的态度很坚决。1963年10月1日,朱能养终于和潘丽云喜结连理。而当时,他们穷得连办酒席的钱都没有。结婚后,他们继续租住别人的房子,此后几年,随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的相继出生,朱能养既满足,又开心,与几年前的安心相比,他更坚定了扎根岛上的决心。

到了70年代初,岛上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室不够用了,朱能养和老师开始筹划新建教室。朱能养向上级部门申请了一笔经费,购买水泥、钉子和钢筋等材料,岛上的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将家中的香樟木料、银杏木料捐出来,有的主动来帮工。经过前后近两年的建设,11间标准教室终于建成了,窗户玻璃亮堂堂,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新的。学生规模,也达到了顶峰的137人,不但有小学部,还办起了中学部。

如今,走在三山岛上,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朱能养的学生,有的一家三代,朱能养都教过他们。他学生的学生,后来又做起了老师,开始教岛上的孩子。随着改革开放,岛上的许多年轻人实在忍受不了生活的闭塞,纷纷选择出逃,年轻人越来越少,孩子也越来越少,三山小学最后被撤掉。再后来,朱能养的三个孩子都已在苏州成家立业,他和老伴随时都能投奔子女,结束岛上的封闭生活。然而,朱能养和老伴却选择了继续留守。

一生守在岛上,教授孩子们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对于朱老师的启蒙和付出,岛上的居民看在眼里,敬重在心间。如今,朱能养也是岛上最受尊敬的人。邻里之间有纠纷了,无人能去调解,这时,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请“朱老师”; 村里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村干部也都会来请朱老师“支招”; 村民家红白喜事,遇到需要写字、写对联时,同样,都会第一时间找到他……

一声声“朱老师”,也叫出了岛上居民对朱能养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感激。

点击显示
上一篇:袁贵仁:从乡村教师到教育部长下一篇:60年前最美乡村女教师 史瑞芬:曾被毛主席接见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