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专家陈德明:面朝大漠...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导弹专家陈德明:面朝大漠...

导弹专家陈德明:面朝大漠 心中驰骋万千

日期:2016-07-27  来源:学校网

今天,查字典学校网推荐您阅读《导弹专家陈德明:面朝大漠 心中驰骋万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10年的某一天,在广袤无垠的西北荒漠上,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弹犹如利剑出鞘,直捣苍穹。几分钟后,指挥测控大厅显示屏传来靶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顿时,大厅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不少工作人员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陈德明,作为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专家组成员、此次试验关键项目负责人,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神情瞬间舒展,握住了的拳头敲了一下桌面,喜悦爬上眉梢。短暂的激动过后,恢复冷静后的陈德明便迅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确认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后,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褒奖,陈德明用一颗平常心去接受并保持着一贯的姿态:心无旁骛地学习钻研、缜密无误地计算分析、“锱铢必较”地推演论证······“反导试验技术更新进步的速度太快了,世界大国都在加速发展。我们的技术稍有停滞,国家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就没有打赢的本钱。”陈德明一直保持着“备战”状态。

喜悦的背后也曾令人无比担忧。当试验进入决战决胜关头,拦截弹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连续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的问题,靶场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专家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讨论。面对众多专家的质疑,陈德明没有丝毫犹豫:“根据前期大量分析验证数据,我可以把握没有问题!”

这成竹在胸的笃定并非是聊表决心,而是数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后掷地有声的坚定回答。身为靶目标探测与识别组、试验结果快速分析评估组组长,他的承诺,始终如一地不容商榷。

4发导弹三分之二射程距离 “不可能”变成“奇迹”

陈德明执著于导弹武器试验

靶场如战场。陈德明所在基地负责试验鉴定的这些导弹武器,捍卫着祖国的大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末,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风波不断,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军事斗争也凸显了其重要的位置。某型地地常规战术弹道导弹,是专门针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撒手锏”武器,尽快试验定型、装备部队成为当务之急。

时间紧、经费有限,要用4发试验弹在只有导弹射程三分之二的靶场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需要9次成功试验。靶场射程不足,试验弹数量少,这个任务接近不可能的极限。

从那时起,陈德明的咖啡多了,每天的睡眠被急剧压缩到4小时以内。如何拿出有效的评估方法一度让他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他终于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射程范围的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十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最大射程的靶场。该型导弹先后进行了多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导弹射击精度与十年前陈德明的估算结果几乎完全吻合。导弹使用方专家感叹:“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竟然让你们做到了!”

大漠捞弹头:啃 “硬骨头” 造“撒手锏”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出现故障后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的一次重要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同时也会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隐患。为此,计算落点、找到弹头,成为当务之急。

弹头预计的坐标落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东西达130公里、南北达66公里。正值炎热夏季,地表温度达60多度,弹头落在风沙漫天的戈壁大漠,四处还遍布着红柳丛、骆驼刺。这样“大海捞针”的找法,猴年马月才能找得到呢?

时任技术总体室主任的陈德明参加搜索工作研讨会议。当他听取相关单位的计算报告后猛然发现,这些计算并没有充分考虑弹头在未知故障情况下的飞行模态。沉默已久的陈德明语出惊人:“我认为前面的计算可能存在方向性问题!”

“不可能吧?”面对众人质疑,陈德明稳重平静地说:“7天,请给我时间证明。” 陈德明立即抽调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对前期搜索报告进行研究。陈德明发现从光学设备拍到的图像中发现,少数几个部位的燃烧过程有异样,导致弹头气动特性发生变化。

陈德明带领大家反复建模验证,最终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区域内。这一落点区域将搜索范围缩小到百分之一。

按照陈德明给出的落点预报,搜索分队很快发现弹头残骸,实际落点距离陈德明给出的中心位置东西仅1.3公里、南北仅0.1公里!

“算得准!”领导和专家对陈德明竖起了大拇指。陈德明分外平静地说:“我做过无数次研究,心里有底。”

陈德明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虽然身在大漠靶场,目光却始终瞄准着未来战场。他时常提醒自己:“作为军人,更多的时候应该思考警示自己,战争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撒手锏’武器。”一支军队所向披靡,不仅在于演兵场上掀起的沙尘硝烟,更在于内心深处升腾的信仰火炬。为了“能打仗、打胜仗”,陈德明把自己融入到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导弹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的铮铮誓言。

“铁肩鹰眼”常居忧患 甩开膀子搞创新

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陈德明始终把创新摆在首位。

入伍26年,或是多年工作职责,亦或是兴趣使然,陈德明对导弹的研究一路向前,从未因时间的流转而停滞,他就像浑身充满了力量的登山者,向导弹武器试验的科技高峰发起冲击一波接一波的挑战。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对于这句话,身为军人的陈德明奉为奋斗“真经”。

九十年代初,某型导弹完成定型,需要进行首个批次的批抽检飞行试验。基地领导把拟制飞行试验方案的工作交给了陈德明。领受任务后,陈德明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大胆提出了“一箭多雕”的构想——利用组织批抽检试验的机会,同时进行某项重大新技术验证等试验。

这是一次风险度极高的冒险。方案讨论会上,基地领导和专家极力反对。其实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某项重大新技术验证在国内尚无先例,如果“一箭多雕”搞不成,势必会“鸡飞蛋打”,最后可能连一个目标都无法验证。

面对质疑,陈德明据理力争,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反复证明。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终于被采纳,并一直被沿用,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也加快了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的进程。

“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第一使命,只要自己的想法对提升部队战斗力有利,纵然千山万壑阻挡在前,也要无畏前行、勇敢登攀。”陈德明对自己的要求像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时时警惕,在科研工作和创新上丝毫不会怠慢。

新世纪之初,我国某重大专项任务第一次飞行试验即将进行。这次任务,时间紧迫、状态复杂,没有任何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实施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重压面前,科技人员昼夜攻关,顺利完成了大部分分析评估软件的开发。但是在建立准实时脱靶量计算模型时,“拦路虎”的猛然跳出让他们再次陷入危机。

试验日期临近,陈德明召集团队成员,研究解决办法。仅仅1个小时后,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型横空出世。

试验结果证明,陈德明构建的这种模型,极大提高了程序计算效率,使试验结果输出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四分之三,为快速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一个人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多远,既取决于自身努力,也离不开时势造就。陈德明很庆幸,自己能在不惑之年,赶上一个伟大时代,迎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时间,大众创新成为13亿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此时的陈德明,已经成长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面对滚滚而来的创新大潮,他就像一个在海边等待了许久的弄潮儿,内心充满了搏击的渴望。在这种强烈使命意识的驱动下,陈德明以挑战者的姿态驾着“创新之舟”迎风而起、劈波前行。

“如果我们的技术落后于人,国家就没地位,军队就难打赢。”陈德明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把反导加紧搞出来,将来就只能被动挨打。”陈德明坚信创新的力量无穷。

几年前一场科研成果答辩会上,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学术泰斗,陈德明沉着冷静、坦然作答,详细汇报了自己潜心钻研多年的创新成果——“可用于精密定轨的导弹偏差扩散规律”。

听完陈德明的汇报,陈定昌、余梦伦、黄培康等院士频频点头。他们说:“这一成果为导弹武器精密定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真正的‘原始创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他对世界各国主要导弹武器的性能指标,如数家珍,对其发展历史、试验组织和鉴定模式高度关注,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把握和判断也永远先人一步。每见一次陈德明,这种认识都会更深一层。”高级工程师张尚敏回忆起他们的每一次见面。

先人一步思考问题,洞悉新型武器装备发展趋势,这些让张尚敏印象深刻,早就在心中竖起大拇指。

一颗导弹牵动千万心 大漠守望人的导弹梦

陈德明与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某任务弹道定轨预报分析。

陈德明所在的基地,功勋卓著,历史厚重,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这个基地,曾发射过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这些历史回声让陈德明心潮澎湃:“当年,在物质条件那么艰苦、科技积累相当薄弱,我们靠什么搞成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人才!是一大批有着“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也能干”的坚定信念的高科技人才!”在凝眸回望中,陈德明顿悟:人才是顶起导弹事业这片天的支柱!

陈德明又怀着一腔热忱,挑起了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千钧重担。

2011年,在陈德明的推动下,整合技术资源并组建了“导弹靶场突防技术”创新团队,大漠靶场再次吹响“向科技进军”的号角。在陈德明的不懈努力下,不到6年时间,他的团队先后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国防授权专利。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拳头,那么我就是这个拳头上的大拇指。”陈德明直言说道,“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如果自己在困难面前低了头、认了输,整个团队就会丧失虎性狼气,变成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绵羊’。”

2011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把试验评估任务交给了陈德明团队。

“精度要高于靶场设备测量精度1个量级,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领受任务后,大家的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在很多人看来,利用靶场现有设备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德明迎难而上,鼓励大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得出了“可以在任务中应用”的重要结论。20天后,该型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陈德明的理论分析模型、算法软件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

近年来,在陈德明的示范带动下,创新团队不仅成果丰硕,还涌现出一批堪当重任的科技领军人才——有的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有的完成了基于北斗的电波折射实时修正系统;有的通过高精度脱靶量估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飞行试验,给出了高精度的脱靶量……

陈德明团队的成长,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点亮了大漠靶场。短短几年内,基地有28个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技创新的火种已经点燃,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陈德明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火种”生生不息,愈燃愈旺!

在陈德明的生命里,导弹武器试验事业重于一切。

2015年改革强军正式启动。陈德明变得更加忙碌,一大批新型作战武器试验排上了日程。“战斗力标准”“能打仗、打胜仗”成为他工作中思考最多的事情。他深知穿上军装,就要为了强军梦争朝夕,踏着能打仗、打胜仗的催征鼓点,阔步前行······

“每做一件事,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履历”是陈德明常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他身体力行,在这条大漠征途上愈行愈远。而他的身后站着有一群意气风发的科技尖兵:他们目光炯炯,步履匆匆,铁骨铮铮,站在导弹技术发展的前沿;心系战争即将爆发铸造国之重器;他们是智慧才学和血性胆气的象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就是他们最生动的写照。当人类战争迈向高科技、信息化,驻守在这片古战场上的西北某基地的科研工作者,用一枚枚尖端导弹武器的发射试验,捍卫着祖国固若金汤!

相关推荐》》》

陈德明:我军罕见公布的顶级反导专家 曾为科研三辞领导职务

导弹专家陈德明:第一次计算发射窗口

陈德明:这辈子只想做好靶场试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学校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6年山东三本大学排行榜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居首下一篇:导弹专家陈德明:第一次计算发射窗口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