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玩起了“分家家...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复旦大学,玩起了“分家家...

复旦大学,玩起了“分家家”游戏?

日期:1970-01-01  来源:学校网

复旦大学首次尝试引进心理测评为学生寝室分配提供参考,2007级的学生在要求下配合完成了关于寝室分配的调查评估,有学生表示很新鲜,乐于接受,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看法,质疑这种人为制造的“顺境”会否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找朋友、找爱人,都希望能找到志趣相投者。千金易寻,知音难觅。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到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者,非常不容易。所以,人们才会有“人生得一知己,死而足矣”的感叹。而今,复旦大学很是“善解人意”,他们省去了你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和发现的麻烦,通过心理测评就帮你搞定了。

性格相容、习惯相近的人在一起生活,由于大家彼此能够谈得来,自然十分合群,自然是整日里“其乐融融”。比如喜欢读书者在一起,不就更容易形成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那么反之,不爱读书者在一起,又将是何等情形?“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可问题是,如此一来原本就不爱读书的他们,岂不更不爱读书了?

复旦大学的这种做法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和近亲繁殖一般无二,既不科学,也很危险。如果一个宿舍里住着的全是性格内向者,只会使他们性格更加内向,彼此之间同样难以相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性格内向者需要的恰恰不是同类,而应该是性格外向者。将性格不同的人放在一起,更能改变两者身上所存在的缺点,形成优势互补。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集体生活是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可见,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关系。这种影响,则是来自于不同性格的人。

而复旦大学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懒惰”行为。为了避免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或出现不愉快的事情,人为的将他们区分开来,造成所谓“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这种人为的区分,却忽视了人类心理的正常发展,完全是置学生们身心发展于不顾。作为一所高等教育学府及其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观念,而不是依赖心理测评,玩起了类似儿时“分家家”的游戏。

点击显示
上一篇:图文: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庆祝神七发射成功下一篇:复旦大学根据心理测评结果分配学生寝室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