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改“旗手”
学校大全 >院校动态 >北大:教改“旗手”

北大:教改“旗手”

日期:2015-11-19  来源:学校网

马晖

18岁的郑子牧与51岁的张维迎,唯一的交集,就是112岁的北大。

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郑子牧,如今已在未名湖畔开始了四年的北大生活。张维迎则刚刚卸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职。

郑子牧的另一扇门

北京大学的一场高考招生改革,使得包括郑子牧在内的85名高中毕业生圆了自己的北大梦。

尽管时间已过去半年多,但对当时那场面试的情景,郑子牧仍然历历在目。

那天下午,郑子牧步入位于北大文史楼的面试考场,以校长实名制推荐考生的名义面对3名北大教授的考察。

一开始,考官根本不知道我们是校长推荐的!郑子牧笑着说,他是该校唯一获得校长推荐的学生。聊了半天,他们翻了翻考号才发现有些不对劲。

郑子牧所在那个小组,5人全属中学校长自主推荐的考生,分别来自湖南、河南、江苏、吉林、北京。他抽到的题目是当代社会还需不需要包公。

在郑子牧看来,这个题还是比较好回答的。他的观点非常明确不需要。

在他看来,包公代表的是一个强势政府,而先进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

不过,在结尾时,他说,包公的正义感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正如黑格尔提出的两难结构吧,社会既需要道德为基础,也需要法治为保证。

与他同时进入考场的中学生们,也碰到了开放式问题。

比如一个1.6升排放量汽车的买主,打算买下半亩森林,消解他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你觉得是否可取?、你是否同意北人刚健、南人柔弱,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会如何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等。

最终,作为北大校长实名制推荐苏州地区唯一的一名学生,在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中,他顺利过关,获得降30分录取、达录取分数线则加10分,自由选择专业的资格。

2009年,北大推出了一项名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措施,中学校长凭借自身信誉,以实名形式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经北大面试考核合格后,可直接成为北大自主招生候选人,在高考录取中获得优惠加分。

根据校方规定,这次自主招生应试考试,将有不超过1000人能获得北大的自主招生认定,能取得20分或30分加分资格的考生,其余未通过复试的考生也可获5分优惠。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大申请保送资格。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90名考生也是如此。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我们最高的分数就是降30分,在30分之内的学生,我相信社会可以接受这样的学生,30分之内的学生应该说优秀程度相差无几。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30分,就是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所能掌握的分数浮动的最大的空间了。

戴着镣铐跳舞:自主招生八年之痒

中国从2003年开始高校自主招生试点,至今有80所学校具有5%自主招生名额的资格,并建立自主笔试+自主面试的自主招生模式。

不过,所谓的自主招生,高校还需带着镣铐跳舞。

按照教育部门现有的规定,自主招生仍需通过笔试、面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框架设计都是考生获得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进而能够在随后进行的高考录取中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郑子牧在2010年的高考中取得了386分的成绩,这个成绩比我预想中的要低20分。不过,再加上30分的校长实名制推荐附加分,令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

而据北大招办提供的数据,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录取中,在90名考生中最终有85人考上北大。

未来,北大将这项令郑子牧受益的高考招生改革,继续推进。

今年,获得推荐资质的学校校长则由去年的13省份(自治区、直辖市)39所中学增加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1所中学,覆盖了除港澳之外的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

显而易见,未来将有更多的郑子牧们,可以凭借着北大的此项改革,敲开这所中国最著名学府的大门。

这项改革,对于高校而言,其改革背后的深层逻辑是重申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尝试。因为,高校在诸项自主权中,招生自主权是其最为核心的一项权力。

改革的另一面,则是通过招考制度的变更来打破当下中国教育界弥漫着的应试教育迷雾,而改革的最终指向,则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空间。

明年,那些与郑子牧的学弟、学妹们,拜北大招考另一项改革所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12月1日,北京大学的官方招生网,一份名为《关于举行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的公告》中,明确写明:2011年十三校决定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依照公告中所写,每位考生最多可报3所高校,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各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独立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参加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资格。

简单的理解:考一次试,选三所校。

几乎与此同时,与北大比肩的清华大学,亦宣布今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校展开联合招生;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9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则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实行联考,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自此,29所国内顶尖学府在2010年清华、北大牵头形成两大高考自主联盟的基础上,形成了2011年华约、北约、卓越三个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无论是北大自己推行的校长实名制推荐,还是与其他高校强强联合的13校联考,其背后都能看到新教改的影子。

在刚刚公布的有关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招考体制改革成为一大亮点。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纲要如是说。

可以肯定的是,相比较郑子牧而言,日后的高中毕业生们,将面临着多一些选择的痛苦。不过这种痛苦,在某种意义上,带着幸福的味道。

张维迎的不同命运

与郑子牧不同,51岁的张维迎,刚刚卸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职。

时钟拨回到6年前,2004年,时年这位44岁的经济学家受命组织起草了《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引入了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聘任制度这一制度将使得获聘者最终成为终身教授。

尽管北大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学生,却没有相应的一流师资。张维迎写就的《方案》的《说明》中他直言不讳。

在不少院系,80%学术成就和学术声誉是由20%的优秀教员创造出来的。北大长期以来能上不能下,只进不能出和近亲繁殖的传统妨碍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

从人事体制改革入手,进而激活高校的治理体制,便成为北大改革的路径选择。

其实改革是很简单的,就是说我们要打破那种一进来就终身制的铁饭碗大锅饭,要择优扶重、奖勤罚懒。要使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其实这就是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张维迎说。

时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闵维方则将改革的目标确定得更为清晰直白改革至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从今以后在北大晋升的正教授都应该是优秀的。

当时,闵维方、许智宏及数位副校长组成了7个人的领导小组,上任半年多的北大校长助理张维迎教授被任命为工作小组组长(成员共9人)。

我们进行了许多次的修改,形成的最后方案就是终止教员的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人事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依照张维迎操刀的《方案》,新的教师管理体制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教员实行聘任制度和分级淘汰制;2.学科实行末位淘汰制;3.在招聘和晋升中引入外部竞争机制;4.原则上不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5.对教员实行分类管理;6.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会评议制。

这样的制度设计,一方面终身教授制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延续,但是也明显加剧了副教授、讲师的竞争程度。

因此,很多年青教师在方案公布之初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为什么首先拿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老师开刀?为什么不从臃肿的行政队伍改起?

方案刚一出台,即引发了各方的反弹。各个院系反馈材料加起来能有几十万字。张维迎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03年选举北大党委常委时,张也因此在33人中得票最低。

最终,《方案》根据各方意见又进行了修改,已经不像第一稿那么尖锐了,开始在北大实行。

随着改革方案的实行,相应的管理权也下达各学院,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方案整体精神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变通执行,各个院系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百年老校,北大的发展中沉淀了很多既得利益者,按照北大的方案实行非升即走的规定,打击面会很大,这些既得利益者奋起反击,使得改革的阻力变得非常大。

事后,张维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自己当年推动改革的心态:两支足球队比赛,A队频频破门得分,B队连对方半场都过不去,后来B队守门员一气之下,自己带球冲破防守,攻入一球。

我就有点像那个守门员。他说。

执掌北大9年的老人许智宏有着自己的思考:改革,特别是大学的改革不可能翻天覆地一蹴而就,必须是非常稳重的,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现在教育面临的困境,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改革必须要一步一步来。

改革走得太快了,会翻车。

点击显示
上一篇:三知名高校校长换人 均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下一篇:校舍重修刚一年又成危房 学生被原地安置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