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困境凸显教育不...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择校费”困境凸显教育不...

“择校费”困境凸显教育不公不均

日期:2015-11-24  来源:学校网

有网友在微博贴出重点小学幼升小的择校费清单。景山学校择校费高居榜首,高达25万元;紧随其后的北大附小18万元、实验二小17万元

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总结教育资源不均的特点是一黑、二斜、三苦、四丑。(一黑:择校费的黑洞。二斜:教育经费向城市、东部倾斜;优质教育向强校倾斜。三苦:苦了家长、苦了弱校、苦了农村。四丑:特权、霸道、垄断、腐败)。

导致教育资源不均的制度性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如教育行业广泛存在的公法人主体向私法人主体逃逸问题:许多所谓的民办学校实际上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以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形形色色的名目收取高额的学费、赞助费,有些地方收费之高,令人咋舌。又如,一些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工程,大办窗口学校,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使用。

教育资源不均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城乡等社会资源不均的表现之一,这需要政府一方面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全面推进,带动教育的配套改革,也需要在现实可行的政策调整空间内,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取消重点、示范、试验学校和班级;降低民间力量进入教育行业的限制,调动社会力量满足各类不同的教育需求。

社会学家杜威提出: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其出身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的不公平。这就意味着教育公平必然是现代教育政策的核心,是改善社会不公,实现权利平等的基本始发点。维护教育公平,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点击显示
上一篇:北京城八区小学抽查中的“黑马”下一篇:政策资源等多因素影响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