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花22万元让孩子通过...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家长花22万元让孩子通过...

家长花22万元让孩子通过计划外招生上名校被骗

日期:2015-11-18  来源:学校网

我看到你们的报道了,我们家孩子的情况和王先生家孩子的情况一模一样。

今天7时许,中国青年报记者接到了杜女士的电话,反映她的女儿小萌也遭遇了高考招生骗局,先后花了22万元参加所谓的校园小计划,最后被证实是非学历教育,无法办理学籍。孩子5月8日看到报道后就给我打电话问该怎么办。我现在只好让她先回家休息。杜女士说。

而5月14日,孙女士、李女士等部分家长和考生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公安分局报案,接待他们的王姓警官为他们出具了接受案件回执单。这意味着,一些家长和考生已决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招生骗局的问题。

尽管教育部和媒体每年都提醒考生和家长警惕招生骗局,但一些家长和考生为什么还会相信花钱就能办学籍而身陷招生骗局?忽悠了多名考生和家长的中间人到底是何许人?招生过程中的哪些环节可能存在漏洞,校方是否有责任?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这条捷径不该走

在得知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校园小计划招生实为非学历、非学位的该校自动化学院的特色课程班时,王先生最心疼的不是前期已经遭受的20余万元经济损失,而是女儿小筠被耽误的两年青春。

孩子今年不能参加高考,失去再学习的机会是一生最大的伤害。两年的时间怎么来弥补?在给教育部、北京邮电大学校方的情况反映中,王先生这样写道。

但他也坦承,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因望女成凤而抱有试试看的心理,最终被中间人马某超忽悠,受骗上当。

这条校园小计划的捷径不该走。王先生感叹道。

有类似悔意的还有韩先生。本来,他已打算送儿子伟捷出国留学,但去年7月下旬朋友带着一个学生的现身说法让他改变了主意。

本来我根本不相信这种所谓的校园小计划。韩先生说,但恰好有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了一个在某高校负责招生的人,他那天带来了一个学生,说是也走了南方某高校的计划外招生,最后给办成了,于是我就有些将信将疑了。

朋友的介绍,让王先生、韩先生等人的心理起了一些变化,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先交了5万元的定金,结果两天后,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这份后来被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认定为假的录取通知书让几位家长感到校园小计划招生有些靠谱儿了。后来,他们分别带着孩子来到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在与自称是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的金某某交谈,并签署了含有办理学籍等内容的新生入学登记表后,他们最初的顾虑被打消了。

现在想想,哪儿会有交钱就给办学籍这么好的事儿。李先生说,但我们的孩子是头一回上大学,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辨别马某超给我们的那些材料的真假。更何况,那些材料都是盖着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公章的。

但盖有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公章的新生入学登记表也被院方认定为是假的。新生入学登记表及所注明的内容,并非自动化学院所为,对此自动化学院也不负任何责任。5月7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办公室主任李梅峰这样答复考生和家长。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在交谈中,他还专门问了金某某的身份,但对方没有理会他。我们是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办公室里签的协议,后来还专门问了学校的办公楼是否会出租给外人办公,被告知不会,所以就没再追问他们的身份。李先生说。

韩先生也持相同的观点:如果是在马路边和我签新生入学登记表,就算你的章是真的,我也不敢相信;但这登记表是在北邮的办公室里签的,我们家长怎么可能辨别公章的真假?

不过,几位家长都承认,是他们最终作出了让孩子参加所谓校园小计划、计划外名额招生的决定。

杜女士在电话中坦承自己存在侥幸心理。这都是背着我爱人去办的,他坚决不同意,说去了以后会发现百分之百是上当了,但我以前听说过有这种校园小计划的招生情况,所以还是抱有中彩票的侥幸心理。杜女士说。

小筠告诉记者,在得知可以通过校园小计划上一本后,她最初态度是担心。我担心上了一本学校后跟不上,当时有些反对。但父母坚持要我去上,我便听从父母的了。小筠说。

王先生也感到后悔: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也算是能起到一些警戒作用吧。

点击显示
上一篇:怪字“丨”“灬”未收入现代字典引网友讨论下一篇:沏茶倒水员工到微软中国总经理的职场传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