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志愿填报要注意的...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高考考生志愿填报要注意的...

高考考生志愿填报要注意的因素

日期:2015-11-16  来源:学校网

  高考考生志愿填报要注意的因素

  关于高校招生近几年来发表过规范录取体制,为改革高校招生录取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关于远程录取的若干思考等文章,关于高考提交过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思考等研究报告。

  如何填报志愿是一直困扰着考生和家长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考前、考中还是考后填报,也无论录取时按志愿+分数还是按分数+志愿投挡,相同分数的考生,只因填报了不同的志愿,其录取结果都会有差异,也因此总会生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录取结果。

  以分数估算志愿填报命中率并判定录取结果是否合算的惯性思维,是一种浅表做法。志愿其实是考生对人生尤其是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忽视了这一点,就忽视了对考生未来长远发展的考虑。

  也就是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了要考虑分数因素,还要考虑非分数因素。人生面临许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填报志愿也是如此。

  填报志愿时,学业成绩和潜质不同的学生考虑也有所不同。成绩优秀的高分考生。如果这类考生长于逻辑思维,安于案前久坐或在实验室中寻求乐趣,那么最好考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可以偏于基础,毕业后再确定发展方向。

  高分考生,选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际上是通过4年本科学习,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做出新的发展选择。成绩较优秀分数也相对较高的学生 即重点本科分数范围内中间段的大部分学生。

  填报志愿时要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专门类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专业最好是自己很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

  对这部分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而言,从进入专业学习开始,大体上就决定了今后的工作领域,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各种未来可用资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上要全面权衡。

  成绩在一般本科范围内的大部分学生 填报志愿时,笔者建议这部分考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是因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类型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另外,这部分学生学业成绩虽在同一水平上,但努力程度并不同,学习潜力也不同,其优势、潜质即使个人和家长也未必认识到了,这种差异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往往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适合于自己潜质的专业,会给个人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部分考生毕业后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最大的在一线从事常规性技术、技术管理及业务工作的主要来源。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专业的选择比学校的选择更重要。

  准备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一般而言,这部分考生应主要以专业作为填报志愿的出发点。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从选择职业角度出发选择专业。在选择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的专业虽然很热,但就业面却较窄,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而有的专业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就业面较宽;二是从本人的兴趣及潜能出发选择专业也是一种考虑,对于一线的技能性岗位,如果考生始终抱有足够兴趣,工作能力、习惯适于岗位需要,不仅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而且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准备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要对前途有足够信心。比如金融、交通、物流、物业、IT、商业、电讯等行业今后必将有快速发展并会有质的进步。这些行业的技能与管理岗位正呈融合趋势,传统意义上的蓝领白领已无明显区分。未来几年,行业将需要大量具备一定职业技能、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2年北京高考招生政策有理微调 录取率将达到80%下一篇:专家温馨提示:填报志愿先详细了解所向往的学校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