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门专业冷观察 70...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高考热门专业冷观察 70...

高考热门专业冷观察 70所高校办物联网专业

日期:2015-11-20  来源:学校网

6月17日,吉林建工学院。吉林省最大规模的高校招生咨询会在阴雨中举办,全国200余所高校聚集到这里,一上午1500元一个摊位。

对于学生和家长,还有中学老师们,选专业是一个过于专业的事情。我国高校自1999年大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上大学容易了,但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却成了问题。

热点总在变化,上大学时是热点,4年毕业后,未必还是热点。

孙巾婷在建工学院碰到一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这位学生介绍,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很热,建筑学虽然很适合女生,但需要美术方面才能,而在就业市场上,好一些的单位已经只考虑研究生了。

学生趋向的热点专业年年都在变。比如前几年的生物工程、生命科学很热,现在的理科生选择这方面的专业都比较谨慎!东北师大附中校长助理姜远才说,就业和社会需求在变化,导致热点不断变更。

一份最新的调查表明,在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生物科学类专业成为最难找工作的专业。一位行业人士称,这个专业的特点是,本科毕业发现学历不够,硕士毕业发现专业深度不够,最后只能去考博士了。

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钟新告诉记者,吉大曾有一个学院办过一个酒店管理专业,当时看着很好,但四年后毕业就不一样了。这个专业的结果是停招转向。

高校里的冷热专业风水轮动,让考生和家长们茫然。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时,招生人数排名前十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汉语言文学、机械制造、英语、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数学及应用数学、法学、电子信息。这份名单和当今的低就业专业大部分重合。

麦可思公司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数量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该公司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红牌原因各有不同,有些专业因为供大于求,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软件设计不了,硬件维修不了。这是很多计算机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概括。

陈振江从事高校就业征信方面的调研,他所在的公司于2008年,在吉大计算机系根本要不到人,但今年,面试招聘40人左右,有10余个来自吉大。

专业化特别强的工学随着行业发展,到饱和程度后,就会有一个平缓期。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钟新说,前几年能源行业发展特别快,对石油等能源类的需求,像井喷似的。但空缺填补上以后,需求就会下降。这几年汽车行业特别火,企业都在建新厂,大量需要人,机械的、制造的、材料的,需求量很大,现在就很热。那么我们就需要冷静地看,国家不能永远建汽车厂,建到一定程度后,到了平台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可能就会冷下来。

减招:名牌法学院首度缩减招生

大规模扩招,造成法学毕业生供给严重超过社会需求

16日上午,在吉林大学南校区五月花广场,四平一中的男生吴峒杉来到吉大法学院招生咨询点,他不介意法学的就业难,期望将来当一个国际法律师。

一位北京的法学本科生在今年的《法律与生活》发文,描述失落的法学梦:身边法本毕业生大都在做一些与其专业毫无瓜葛的工作。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法学梦埋在心底。

吉大法学院教务办主任战颖介绍,法学本科学生就业,想一步到位,很不容易。

司法考试的精英化专业门槛、硕士学历的高要求,让法学本科生就业陷入困境。此外,开办专业容易,让全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法学专业,逐年累积,形成了近年的恶果。

据了解,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有法律系,仅招200多人。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甚至一些理工院校、医学院、专科院校也纷纷开办。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到2008年增加到634所。

大规模扩招,造成法学毕业生供给严重超过社会需求,也使招生院校师资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下降,教学与实践脱节。

据调查,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在11个专业大类中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在2009年至少有1.8万应届法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

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理论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但出于多种因素考虑,该院法学专业今年第一次缩减招生规模,由往年的280人缩减到今年的260人。

长春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全勇介绍,该校理工科背景下的法学专业,特色是知识产权保护方向,毕业生在南方企业需求很大。即便如此,记者查询得知,该校法学专业2009年计划招生65人,2010年计划招生74人,2011年计划招生仅25人,到今年反弹至56人。

隐忧:70所高校办物联网专业

物联网专业开办处于无师资、无设备、无教材的三无局面

很难想象,刚刚火起来几年的动画专业,已成为2012年就业红牌榜第一名。而本省一所大学的动画专业2009年刚刚批准开办,学生刚上大三,这个专业就成了就业第一冷门。

近两年,全国高校又兴起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热潮。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带动下,去年,就有30余所高校获批开办,我省的吉林大学、长春大学都已经开始招生。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全国各高校申请最多的专业,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本报记者检索今年高校全国专业审批名单统计发现,有70所高校获批开办这一专业。北到黑龙江黑河学院,西到新疆农业大学,南到海南大学,东到山东农业大学,近到本省的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全国各省份,仅仅宁夏、青海、贵州属于空白。

高校开办专业注水早已饱受批评,今天如火如荼获批开办的物联网专业,会不会重蹈覆辙,由热变冷?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作为全新专业,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不明朗,专业开办处于无师资、无设备、无教材的三无局面。物联网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测控、通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高校科研人才匮乏,如此一拥而上,后果堪忧。已有的新编物联网专业教材,还处于教学实践检验过程,而开办专业的核心部件RFID,国内较少有高校具备。

事实上,在获批开办专业第一年,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并未招生,因为专业还没成立,物联网实验室也不具备,师资还没有引入。从电子、计算机、通信专业借调教师,成为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首选动作。

对于这个可能更适合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一位高校教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作为一门课程可以,但作为一个专业太草率了。

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出发点,高校大幅度跟进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是否能在几年后的就业上应验,还是一个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认为,政府实际上难于决断产业发展方向,因为产业的发展一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决定的。

动力:增专业扩招生要经费

从新办专业补贴、科研经费到生均经费,都是高校发展的经济驱动力

哄抢式的开办专业,对于高校而言,并不只是发展教学科研实力,扩大学校品牌声誉。更重要的原因或在于新办专业的招生钱景,从新办专业补贴、科研经费到生均经费,都是高校发展的经济驱动力。

对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海军的评价是8个字: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一方面政府严格管制,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全国仅有7家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另一方面是管制失灵、竞争失序。袁海军认为,高校扩招后,招生指标松动,高校都到教育厅跑指标,为的是规模效应。

高校只有增设专业,扩大招生,才能拿到政府更多的生均经费投入。一个数据显示,一些中西部的省份,生均经费才3000多元,而北京、上海生均已达3万元左右。

高校大扩招13年来,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特别预算内教育经费没有同步增长。一步步让扩招中的高校陷入债务泥潭。

此外,大学的综合化、多学科化发展趋同的路径,让高校走向求大求全,导致高校同质化竞争趋势加大,互相攀比、盲目扩张,争相开办雷同的专业,特别是办学成本低的文科专业、计算机专业泛滥成灾。

一位高校学者介绍,《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但很多公立高校的学费标准早已突破这个规定,有的已经超过50%。

这意味着,多招一个学生,多一个财源。如此逻辑就形成了链条,扩招、收学费,要经费,还债务这圈子越推越大,身不由己。而是否能够办出有水平、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已经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2006年,中央政府就提出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但高校扩招已成惯性,至今似乎没有回头路。透析这个道理,才可明白为何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招生大战却愈加激烈。

近年,特别是今年,全国各地均在加大教育投入,以实现本届政府教育投入实现占GDP4%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省、吉林省均提出今年将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生均公用经费要达到1.2万元。如此,才可能逐渐遏制住高校随意申办专业、招生圈钱的冲动,逐步调整缩减撤销没有发展前途的鸡肋专业。

今年,延边大学撤销了制药工程专业,通化师范学院撤销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撤销了通信工程专业。而长春理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停止招生数年。

教育部也使出了直接干预专业生死的利器。去年11月,教育部首次下发专业就业率与招生挂钩的具体规定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但一种说法是,这只是个指导性意见,并不是刚性规定。而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涉及国家科学基础,完全按照就业率是否热门决定取舍,也饱受争议。

将就业率与专业调整挂钩,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就业率造假。省高等教育学会就业征信研究与信用核验中心主任陈振江介绍,有的专业就业率仅为40%左右,还不到高校对外宣传的一半。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2浙江志愿填报理科生超一本线30多分报什么大学下一篇:2012江苏苏州四中录取分数线预估:统招600 择校580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