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远离江湖化山头化 从...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学术远离江湖化山头化 从...

学术远离江湖化山头化 从校长远离学术名利开始

日期:2015-12-12  来源:学校网

近日上任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向全校师生公开承诺三不:担任校长期间,不再做自己的专业学术研究,不再申请自己原有学科专业的研究课题,不再谋求与教学有关的个人荣誉。此前,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分别在履职之初做出类似承诺。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上任时更是建议大学校长要跳出学术山头。

显然,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态度与做法。不过目前舆论主要关注的是此举对大学管理的积极意义。事实上,校长跳出学术山头,对于学术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有人戏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看起来,这话颇有几分道理,一向在人们印象中相对淡泊平静的学术界,当下也有演变成学术江湖的趋势。有江湖,就必然会有门派、山头。而各山头的掌门、山大王,在中国学术界已经高度行政化的今天,往往由正在或者曾经担任过行政职务的人充当。

学术山头的形成路径比较复杂,最初还跟学术、教育有一定关系,比如依托一定的学术观点而形成学派,或者师出同门,也比较容易形成小圈子。以前各个山头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温和,最严重的也就是由学术争议上升到个人恩怨。虽然山头的形成与山头之间的斗争也关涉利益,但大抵还是围绕着学术来进行的。

但当下的情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武侠小说中江湖中的种种血雨腥风,无非是各门派争夺传说中宝藏、秘籍、名位等利益。而现实中的学术界之所以会成为江湖,其实也是因为资源分配使然。现在学术界的各种资源,较之于二三十年前,其丰富程度已经不可以道里计,诸如课题、经费、论文发表、奖项、职称、职务,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研究基地、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等,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以合理有序分配,自然能够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但资源永远都是供不应求,因此总会有人利用特别的手段,而不是依靠公平竞争来获得这些资源。拜倒在某一山头之下,则是这些特别手段之一。

通过山头来分配学术资源,已经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学术资源分配不合理。很多资源,往往落到有实力的山头掌门或者其同门手中,而不是分配给最有资格获得的人。其次,造成了学术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不可否认,各个山头的掌门,大部分是有实力有资格获得学术资源的。但问题是,有些人拿了宝藏还要拿秘籍,拿了秘籍还要当盟主,不厌其烦。一个人做的事情数量太多,质量必然下降,资源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研究者拿不到什么资源,不能很好地进行研究,又是对他们能力与才智的极大浪费。第三,山头主义影响学术自由。著名历史学者赵俪生先生,就是因为其观点与几个学界大佬意见相左,终身没有拿到博导资格,甚至他带的硕士生也受累多人不能毕业,赵先生一气之下,不再带学生,成为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正是由于利益的诱惑,很多研究者将本应该用于学术研究的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打入进而依附山头,再而跻身于山头掌门之列,而担任行政领导,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快捷之路。行政权力的介入,反过来又固化了山头,戕害了学术。由此看来,韩震等几位校长的做法就有特别的意义,如果行政权力与学术山头撇清关系,山头固然依旧还会存在,但至少可以降低其影响,减少其危害。但愿这是中国学术界告别江湖化、山头化的良好开端。

点击显示
上一篇:教育培训进高墙:衢州1600多名服刑人员拿学历下一篇:安徽加大学前教育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力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