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变拍照游 逛一趟大...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高校游变拍照游 逛一趟大...

高校游变拍照游 逛一趟大学只拍了70张照片

日期:2015-12-15  来源:学校网

烈日下,各地游客等待登记进入北京大学参观游览,队伍足有300多米长。由于今年北京大学严格了暑期游客进校制度,采取凭证件加登记的手续,游客要在指定入口排队,经常要排40分钟以上才能入校,这里成为京城里排队最长的一景。特约摄影庞铮铮

北京日报报道文化景点少 历史故事缺 深度参观难 导游解说乱

高校游为何变成拍照游

清华东门外,问起清华大学名字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来由,来自吉林的高中生关含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的父母也摇了摇头。

游完清华逛北大,暑期的大学校园游人如织,但大多数人只是走马观花。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游客都像小关一样,拍照留念后,对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文化精神仍知之甚少。

而高校里面向游客的文化景点少,缺乏触摸历史故事的机会,深度参观图书馆、教学楼难,以及部分导游胡乱介绍众多原因,让高校游少了文化气息,变成了普通旅游景点的拍照游。

逛一趟大学只拍了70张照片

始建于1909年的清华主校门,誉为二校门。门前,一些家长正拉着自己的孩子合影,孩子们的眼里似有一些懵懂的憧憬。

在关含的相机里,湖面、石舫、博雅塔;校门、日晷、石碑、教学楼70多张照片显示他曾经游过清华和北大。可问起照片中建筑的故事,关含说不上来。对他来说,拍照片、发微博,清华北大就算来过了。

在清华大学纪念品销售处门口,来自秦皇岛的刘先生,正仔细端详着一个印有我要上清华字样的铅笔盒。20块钱,给8岁的小女儿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此次带女儿来清华大学游览,是希望孩子能感受下清华大学的学习气氛,但游览下来却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清华的建筑物,拍拍照而已。

记者调查20余名散客,校园游最长的逛了3个小时,最短的只逛了约40分钟,大多数人都是在2小时内逛完清华或者北大。高校游逐渐变成了同普通景点一样的拍照游,一些旅行团线路在行程中对校园游的安排大多不超过一个小时。

实验室、图书馆进不去

本来是感受文化熏陶的高校游为何变成了走马观花的拍照游,除了游客的兴趣、时间因素外,更多的游客则是抱怨:教学楼、图书馆进不去。

来自江西的杨老师很遗憾:来趟清华,却没找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在哪里。学校也没有很清楚地标出来,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化学老师,我很想看看清华化学系大楼什么样子。来自辽宁的马艳女士也向记者抱怨,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看看这里是怎么上课的,可连教学楼都进不去。

清华一位在校学生透露,像核能研究所、机械工程学院等学科保密性比较强,这些学院的教学楼通常要刷卡才能进入,实验室更是不会对外开放。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一般散客到教学楼里参观,只要不做长时间逗留,不大声喧哗,都是可以的。图书馆因为没有明确规定,游客前往时经常会被拒绝。

在北大图书馆,游客同样吃了闭门羹。校外人员入馆看书需出示并登记身份证和学生证,参观者谢绝进入!一块告示牌挡住了访客。一位大学生模样的游客不死心,上前咨询:校外人员可以进去看书吗?窗口的管理人员显得很不耐烦:贴着自己看!时间快到了,也看不了什么。

小伙子只能怏怏地在楼前留了一张影。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是最浓的,可惜不能感受一下。

走出70院士的圣殿无说明

教学楼、图书馆进不去,但在百年名校里,古迹、故事,俯拾皆是。然而,走一遍校园发现,能向陌生访客娓娓讲述曾经的人物、故事的景点,却寥寥无几。

景色很美,古建筑也很多,但好多古建筑看不懂,也没有找到说明。关含有点惋惜。

在清华大学,建于1919年的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科学馆,因假期闭馆,关含没能进入。事实上,这里是清华理工科的圣地。上世纪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这个楼中走出来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多达70多位。遗憾的是,关含在楼外既看不到这一传奇,更不知道70多位院士都有谁,又为人类做了哪些科学探索。

即使几处代表清华大学精神的建筑,也没有更多的介绍。在水木清华古建的正额,可以看到水木清华四字,但游客并不知道其典故晋人谢混有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朝圣般在清华学堂留影,但游客不知道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曾在这里汇集,也正是那时候,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位于大礼堂东侧的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等很少有人光顾。因为没有文字介绍,更没有游客知道,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旁边的电机馆里,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求学时光。而南面的同方部,当年梁启超先生曾作著名的《君子》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

在北大未名湖畔,来自河北衡水的老宋一家,路过翻尾石鱼时熟视无睹。听说这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由燕京大学1930年毕业生将此石鱼从海外买来送给母校,三口人立刻小心翼翼起来,仔细端详了许久。

连块石头鱼都有这么多故事,我们走路都得小心点了。感叹校园历史文化的同时,20分钟就绕过未名湖的宋先生也不免有些遗憾,这些故事都藏在深闺人不识。要是学校能将他们展示出来,我们逛校园就有意思多了。

缺乏历史文化展示,大家又很想多了解一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也给了一些混在校园里的黑导游可乘之机。

我们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黑导游,他们有时会瞎说。清华机械系的小陈正忙着在校园义务讲解点服务。他告诉记者说,以前就有黑导游说学校的大礼堂每年用来举办开学典礼。但这只能容纳一千多人,怎么可能办开学典礼。他们这么说,对学校不好,游客也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清华。

应该到教学楼里看看

想真正了解清华大学,应该到教学楼、图书馆里看看。每个假期都有很多清华的学子在那里埋头苦读,这才是清华的传统和氛围。作为一名清华人,机械系党委副书记马明星对校园游有自己的见解。

清华西门、二校门、清华大礼堂、老图书馆、水木清华、荷塘月色这些集体参观组织者喜欢安排的参观点,在马明星看来,这只是清华的表面,清华还有许多代表新清华精神的参观点。例如,清华百年校庆时修建的新清华学堂、清华东门的主楼建筑群都值得好好参观。那里都是各院系所在地,能够体现清华现在的学科院系分布,特别是理工科院系的分布。而学术研究,正是清华引以为傲的大学文化。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王学峰表示,大学游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名师、优秀学生等,才能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更有鼓舞激励作用。

在国外,游客可以在校园看到更多历史与文化,比如一栋楼背后的故事,一件仪器背后的人物等。大学会把游客当作校园里的一员,鼓励人们进入教学楼、图书馆,充分感受大学的魅力。王学峰说,大学游不同于一般风景名胜,更需要生动、平易地展示自己,也更能发挥大学社会教育的功能。

点击显示
上一篇:该反省的不是死也不下基层女博士 而是教育体制下一篇:考生高考被录取不报到透出了什么玄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