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全国考生减少135万...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4年全国考生减少135万...

4年全国考生减少135万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告急

日期:2015-11-24  来源:学校网

专家:未来几年可能会有院校撑不下去。政府应设办学预警机制。院校应更注重特色打造与市场需求。

分数线降到200分以下,不少专科二批院校仍吃不饱,计划空余6万多。4年全国考生减少了135万。生源减少,让一些培养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的高职高专院校,率先感受到了寒意。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未来几年高职高专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甚至有的民办院校会撑不下去。

数据

分数线下降 专二仍有6万计划空余

今年,河南省专科二批的分数线为190分,而2007年时还是300分。分数线降了,按理说应该有更多考生,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情况。

今年,985所省内外院校参与河南省专科二批录取,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文理科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均不超过60%,2010年这个比例分别增加到70%和80%,去年达到80%和95%。

一志愿零报考的院校也增加了,2008年时文科75所院校、理科55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

去年,河南省专科二批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今年,河南省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录取26.9万人,完成原计划的75.4%,其中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录取11万,空余6万多。零投档、降分补录、计划空余,这在全国很多省市都存在。

据了解,去年山东高职出现了4.2万的生源缺口,今年山东专科二次征集志愿中347所文科院校、367所理科院校遭遇零投档,河北专科一志愿983所院校生源不足,征集4.5万志愿,湖北也连续两年征集志愿过万。

报到率是二次打击

一般专二院校达75%就算不错

刘华(化名)是省内一民办院校的老师,长期负责南阳地区的招生。

2007年到2009年,南阳每年招六七百人,这两年只能招到300人,少了一半。刘华说,2008年时南阳有8万多考生,今年只有4万多。

刘华所在的院校,实力还算可以,招生虽不是特别容易,但与其他高职院校比还是好很多,去年有的职业院校只招到百余名学生,今年情况也不乐观。

在刘华看来,今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几起篡改志愿事件,就是生源竞争激烈化的一个表现:四川一职业院校的老师为抢生源篡改了13名考生的志愿,山东某职业学院的招生人员篡改了周口卫校14名考生的志愿。

计划完成情况是一方面,报到率是另一方面。河南省一职业院校的刘校长说,每年专科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都存在被录取考生不报到的情况,因不报到而导致的生源流失在一些院校能占三四成,个别院校更高。

公办高职院校报到率85%就算不错了,一般专二院校到75%就算不错了。刘校长说。

原因

4年考生减少135万专科对一些考生已没吸引力

适龄人口持续减少,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一增一减让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说。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今年降到915万,4年少了135万。

从2010年至今,河南省考生减少近15万,招生计划增加了9万多,录取率逐年提高,今年达到76%。

在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后,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也开始变化,从有大学上向上好大学转变。

专科对一些考生已失去了吸引力。招生老师刘华说,上不了本科的学生会复读,分数稍低的考生去打工了。

有家长曾给她算过一笔账,上民办专二院校,学费每年8000元,加上各项开支一年要1.5万元,三年就是4.5万元。

在家长看来,这样的投入有点不划算,如今大学已贬值,毕业后难找工作还得去打工,既然这样还不如趁早去打工。

生源减少已是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还有些考生用脚投票选择到国外上学。根据统计,这几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危机

未来几年可能有高校撑不下去

生源减少已是大势,2008年是个拐点,此后开始逐年下降。

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从事招生工作多年,今年他明显察觉到了生源减少对高校的冲击。

在他看来,生源减少,受冲击最大的是一些新的高职高专院校及收费较高的专业,尤其是实力不强、特色不突出的民办院校。

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来说,尽管也会面临生源问题,但背后有政府撑腰,民办高职院校则完全靠生源来维持运转,没生源也就意味着破产。河南省一职业院校刘校长说。

之前,曾有专家预言,生源减少,未来10年间我国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在刘校长看来,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可能用不了10年,就会有高校撑不下去。

生源减少,竞争加剧,高职高专院校重新洗牌,甚至出现倒闭,不是危言耸听。苗振青说,对民办院校来说,生源减少就意味着学费收入的减少,这将使他们面临生存危机。

建议

建立办学预警机制

当前,生源减少,已给高校敲响了警钟。

高职院校为什么招不满学生?

郑州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生源减少是一方面,教育质量也是一方面。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一些民办专科院校,专业设置重复,没特色,难吸引生源。

对于这个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曾表示,如果大学没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来保证培养质量,文凭的价值就会降低,社会不会认可。

生源减少未必全是坏事,另一方面它会倒逼高校改革。苗振青说,院校应更注重特色打造与市场需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

无论最终危机会不会到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应该不算坏事。

有专家建议,政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建立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的办学预警机制,完善民办高校重组和退出机制,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发展。

点击显示
上一篇:“生源荒”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下一篇:首名非北京籍退役大学生士兵在京落户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