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再多接些“地气”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教育行政再多接些“地气”

教育行政再多接些“地气”

日期:2015-12-15  来源:学校网

假如说教育被某些因素所绑架,其实并非危言耸听。举一个常见的例子:现今,教师的日常工作除了教书育人,还必须应对上级名目繁多的各类检查和评比。而学校为了迎检,繁杂的准备工作又大多最终落到教师和学生头上,乃至于出现不少应付和造假的现象。近日笔者便看到有的教师在博客中抱怨:婆婆这么多,致使学生心浮气躁、老师口干舌燥,育人规范再多又有多少实际作用呢?

上面博客里的话虽然说的不够客观,但是教育行政和地气接不上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说的直白些,就是有些感觉良好的行政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者正领导着身心疲惫的耕耘者。譬如个别地方或学校在师生评价上不断涌现的创新之举,乃至小学的教学与考试标准向高考看齐等,颇有些让基层无可奈何。创新之举颇有新意,但和基层学校的发展阶段并不吻合,而有的新标准并不符合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当我们仔细观察基层教师疲于奔命的原因时不难发现,很多事情是缘于上级的要求与教育实践相去甚远乃至不切合,其中更不乏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广受外界诟病的学校教师在评估、评比中引导学生配合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出现就不难避免了。

再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针对教师考评的标准、规范等,按说,这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应该有着规范其发展、激励其成长的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很多硬性要求并不符合教师群体的真实情况和大多数教师的发展实际,因而许多规定不能落实到位、受到质疑乃至被迫取消便是自然的了。更重要的是,教育上自以为是的行政命令越多,不但会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原本淳朴美好的育人大业被迫趋向于浮躁,师生也会因迎查等被迫弄虚作假等行为给教育的整体形象蒙上不该有的一层污垢,从而影响教育在社会中的声誉。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这的确是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教育需要潜下心来精耕细作,此话对于现今的教育而言更是有着现实意义。此时不妨静心反思,某些管理者乐此不疲的大跃进式的轰轰烈烈,其实早已远离了百年大业的轨道。近日,著名教育人熊丙奇教授在一篇文章中不无犀利地指出:眼下更应该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标准,严格规定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式,改变教育行政部门不调查研究、不尊重教育规律、不依法治教的习惯思维。熊教授针对教育行政部门不接地气的现状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因而为了一个地方乃至整个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教育行政人员有必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将重心下移,特别是在出台事关教师成长发展和学生健康成才的诸多规定前,多走入基层、多蹲点,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多做一些引领而非强制,多倾听一线的建议而非自我感觉良好。尤其在事关师生利益的评价改革上,更应规定制定者在广泛吸收民意的基础上不断去完善,从而让教育行政真正接地气、顺民意、和规律,体现出其应有的人性光辉和服务本色。

总之,对于一个地方教育的健康发展而言,不接地气的行政命令越少越好。当今社会期待、呼唤的是教育家办学,这亟需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能真正走下位子、扑下身子,想出点子,真正按规律潜心行事,做好教育的引领者和服务者。

点击显示
上一篇:南京一小学要求学生转学入校须购买指定电器下一篇:北京市发改委:9月幼儿园执行新政策 严查收费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