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荒高等教育改革良机 ...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生源荒高等教育改革良机 ...

生源荒高等教育改革良机 上策是办出自身特色

日期:2015-12-15  来源:学校网

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资源获得问题。高等教育需要持续地从政府、学生和社会渠道获得办学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高校在面临生源荒时可以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可持续性问题,即要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因为环境和资源约束、需求不足等问题而出现增长的极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也存在着类似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保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作用关系会长期有效地存在,并能够持续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

自然地,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而处于精英阶段时,高等教育属于卖方市场,学校可以从众多申请者中进行挑选,一般不会出现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当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阶段甚至普及阶段时,从理论上讲,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需求空间将会压缩,总体将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生源荒的问题将有可能出现。

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生源问题,它们是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有哪些可持续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经验一:超越传统学龄人口

首先,超越传统学龄人口的局限,将招生对象从传统学生人群扩大到非传统学生人群,比如少数族裔、女性、年龄超过22岁以上的成人群体、在职工作人员和残疾人,这样就扩大了接受教育人群的范围。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学生群体。学校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会将上课时间安排在学生下班之后进行,为有婴儿的成人学生设立托儿所,延长学制或实行弹性学制,为残疾学生设置特殊的服务设施等。普及阶段与精英阶段的教育场景大相径庭。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断提高学生构成的多样化程度,扩大各个社会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改善社会公平状况。同时,终身教育体系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建立起来的。

经验二:将市场由国内拓展到国际

其次,将过去主要面向国内学生的国内高等教育市场扩大到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国际市场,通过吸引留学生或者高等教育输出,迫使高等教育产业化,从而解决国内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问题。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就是这种情况。关贸总协定将此纳入国际贸易范围,要求入世成员国开放其高等教育市场。无疑,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先发优势,会加剧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中出现生源危机的几率,但是也迫使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经验三: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分化

第三,高等教育系统只有通过分化才能兼顾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使命。相反,同质性的高等教育系统将会出现失序的问题。高等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此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分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通过发展社区学院扩大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部分私立大学这些办学形式则仍然保持着精英教育的特征。日本的情况也是一样,短期大学履行着民主化的使命,而国立大学则继续承担精英教育的使命。相反,那些没有实现有效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如意大利和瑞典,则由于处理不好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而出现失序。在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那些处于底层的高校常常不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容易受到生源变动的影响,会出现学校倒闭的现象。在市场体系下,学校倒闭不仅属于正常现象,而且还具有劣汰的积极作用。

经验四:保持自身特色

第四,大学生源规模的缩小不会平均地冲击到各所学校。即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一些大学也不会遇到生源荒问题,甚至有些学校还会主动地保持小规模和特色办学的特点,不走被动迎合学生需求的发展道路,而是根据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发展策略。这类学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在学费之外找到其他的办学经费渠道。而社会捐赠也常常对于这类学校情有独钟。

上面是一些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所采用的应对生源减少的四种作法,其中前两种作法属于从扩大入学需求角度出发考虑采取的措施,后两种属于从改进教育供给角度出发考虑采取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资源获得问题。高等教育需要持续地从政府、学生和社会渠道获得办学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政府和学生渠道都与学生数量有关,而社会渠道则不一定与学生数量有关。这是我国高校在面临生源荒时可以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阎凤桥

办出自身特色

方能化危为机

近年来,生源荒在一些高校招生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据8月20日湖北媒体报道,今年高考招生,高职高专批次征集万余个志愿,但湖北省招办公布的数据显示,省内高校九成以上踩线投档。尽管该省将对高职高专进行最后一次补录,但部分高校吃不饱的局面仍将难以改变。

高校生源下降的情况不独湖北省存在。据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从生源下降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来自弃考人群的逐年增多。据统计,弃考人数每年已达百万之多。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人,因高考无望,主动弃考者占8%,因留学而弃考者达20%,因就业难而弃考者高达65%左右。而在弃考考生中,农村学生占了较大比例。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遭人诟病。面对高校生源荒,已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对高校既是一个挑战,也是高教改革的一个良好机遇。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生源危机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良机。熊丙奇认为,随着生源减少,大城市理应顺势减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增加对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投放,以此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差距,促进高考公平。

中国的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达70%以上,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高校需要重新反思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转型,只有练好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人才竞争战中不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源荒不啻为一个提醒。

211、985重点院校虽然暂时没有生源之困,但提高科研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应该是其主要方向。中国推行教育产业化十年来,行政化、官僚化、世俗化等乱象横生,重点高校应该在去行政化、扩大高校自主办学上进行更多探索,承担起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将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责任。而在生源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普通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则应该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下工夫,实现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更好地接轨,提高学位的含金量与吸引力,至少能将因就业难而弃考的那部分学生争取回来。总而言之,只有提高办学质量,办出特色来,才能化危为机。

点击显示
上一篇:因校车事故频发 高中学生设计车体自动回正系统下一篇:平桥区让留守儿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