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一博导被举学术造...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海南大学一博导被举学术造...

海南大学一博导被举学术造假

日期:1970-01-01  来源:学校网

中国最南端的211工程高校海南大学最近曝出和学术造假有关的新闻。 3月16日,该校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凤阳拟任农学院副院长,就在公示后不久,即有老师举报王凤阳学术造假。

现年38岁的王凤阳是海南大学教授、博导、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动物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他还是海南省首届515第二层次人才,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海南省委会副主委、海南省政协委员。

3月16日,海南大学党委拟任命王凤阳为农学院副院长。按照海南大学组织部长郑再喜的说法,这个任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学院的动物学科。

公示刚刚结束,反映王凤阳学术造假的举报也到了海南大学组织部。相关的举报材料也出现在以打假闻名的新语丝网站上。

从海南大学农学院几名老师反映给本报记者的材料和新语丝网站刊发的证据材料可以发现,举报王凤阳学术造假的内容分为学术成果登记和简历造假和申报海南省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材料和其它申报材料造假。

举报的老师告诉记者,王凤阳在学术成果登记和简历上造假。比如,王凤阳在《Molecularmapping ofdeveloping dorsal horn -enrichedgenes by microarray and dorsal /ventral subtractive screening》一文中,实际排名第五,在王凤阳的多处介绍中,包括海南大学的网站上和科研处2006年科研成果登记表上的排名都被改为排名第三。

发表这篇文章的杂志2006年和2007年实际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4.893和4.714,而王将之吹到6.0。科学是一定要严谨和实事求是的,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点虚伪。举报的老师在另外一份投递给海南省各级领导的材料上写道。

如果是在影响因子6.0以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在海南的学术界已经是属于比较顶尖的了。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说。举报王凤阳造假的老师们还总结了 王的学术造假手段:一是将第5作者的论文说成是第3作者,甚至直接算成自己的成果;二是将影响因子4点几到5点几的论文伪造成6,通过拔高论文档次与水平来拔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三是夸大自己已发表的论文的数量。

他们说:基于以上证据,我们有理由认为王在此前的教授职称评定、博导评定、515人才评定、跨世纪人才评定,以及进入海南民革高层、民革中央、海南省政协他都是使用同样的伪造与欺骗招数骗取各种资格与头衔。

海南大学组织部对老师的举报很重视,郑再喜介绍,对于署名第五而写为第三属于严重造假的举报,海南大学很重视,专门进行了调查。

遭遇举报的王凤阳在得知记者的采访请求后称,学校组织部门已就相关情况向记者作了介绍,他不便再以个人身份接受采访。

点击显示
上一篇:海南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下一篇:海南大学博导被举报学术造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