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自主”不是问...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高校招生:“自主”不是问...

高校招生:“自主”不是问题 问题是自主背后的特权

日期:2015-11-26  来源:学校网

3月16日,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北约(北大等11所高校)、华约(清华等7所高校)、卓越联盟(北理工等9所高校)自主招生初试同时开考,三大联盟囊括全国27所高校,今年首次出现考试时间撞车。这使得考生们更加专一,只能选择一个联盟参加考试。

按说,自主招生无可厚非,这既是我国大学体制改革的必要尝试,也是国外大学成熟的主要招生方式,是体现大学特色、实现学校与学生双向优选的有效手段。只是,在当前中国高考江湖中,由各个联盟割据鼎立的大学自主招生,似乎只是将统考模式照搬了过来,弄了个小高考而已,不仅毫无个性与风度可言,就连最基本的公平属性,也似乎难逾高考半步。

任何一所大学,都想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如果基于这样的考量,三大联盟的战争似乎可以理解。可是,看看各路诸侯的盟主,都是国内招牌式的大学,他们大旗一举,天下来投,歃盟的也尽是些硬角色,唯独那些被边缘化的高校,该如何在联盟外的夹缝里生活?三足鼎立、合纵连横,风云变幻里,自我标榜一流的大学,沦为了乱世枭雄,异化为江湖丛林。

在这种格局中,学生难受,学校也不好过。一些名头不太响的高校不得不陷入哈姆雷特式的思索:加不加盟,加入哪个盟,这是个问题。什么高考公平,什么大学精神,统统现了原形。最名牌的大学用最赤裸的方式阐释了最原始的法则:物竞天择才是王道,生源就是一切。

鼎立之势已成,三国争霸开打。台下的观众们却不无担心:自招联考将来是否会削弱高考?高考的公平性能否得到保障?对此,各大盟主均没有明确表态。倒是教育部曾说过一番外交辞令似的话:自主招生一方面要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体现高考多元标准的评价取向,不会成为小高考。可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内部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该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中,农村的不足10%,参加联考的,绝大多数是城市学生。

自主不是问题,问题是自主背后的特权。外部权力很容易干涉到大学内部的招生管理等环节,内部制度也很难制约少数人的权力寻租行为。据报道,在一些高校,这5%的自主权绝大多数被用作了线下招生收费。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所需要学生的特点不同,所以,自主招生的精髓就在于个性。有个性的大学,通过自主招生招来有个性的学生,进而通过相互作用,使大学的独特精神得以光大,使学生的性格得以昭扬。然而,在丛林般的大学联盟里,这种个性还会得到呵护吗?秉持这种个性的学生会被选拔上来吗?基于这些最深层的叩问,大学招生联盟应该认真审视其存在的必要性了。

点击显示
上一篇:深圳大学师生比例失调 一英语老师教四百学生下一篇: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自主招生录取入选考生名单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