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从北京大学到成功...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第八章 从北京大学到成功...

第八章 从北京大学到成功大学(20)

日期:1970-01-01  来源:学校网

成大给锺为的第一个印象是校区的扩大。以前系馆所在地叫成功校区。图书馆及侨生宿舍所在地叫胜利校区。新扩大的建国校区是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的所在地,光复校区有管理学院及活动中心。自强校区则有航太所及庆龄中心。这些新校区都是以前的军营。国防部除了将土地拨给成大之外,每年还提供大量的研究经费给成大,的确是做到“割地赔款”的地步。

校区中最显眼的是大量的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因此道路上减速的设施隔不远就有。全校里还有不少学生以小汽车代步,停车都是个问题。像柏克莱的加大校园,成大的网球场是盖在停车场上面。我们还去看了学生餐厅,是自助式的,饭菜之丰富比起我们当年的一块肥肉两根青菜的成大大餐真有天壤之别。锺为要求在餐厅吃一顿饭,但不得逞。

整个成功大学似乎都不愁钱用,成大多年前的预算是四十九亿台币,折合美金约是两亿。在美国一万多人的大学有两亿美金的预算也很难得的。相对的与成大人数相等的台湾中兴大学,全年预算只有十三亿台币。嘉义有个远东机械厂,是三个兄弟开的,全是成大工学院毕业的。最近开了一张一千万元的支票给工学院当“零用钱”,说就看着办把它花了。远东机械厂去年的营业额近千亿,因此一千万元只是个零头而已。锺为十分感叹,在如此富裕的环境里,如果还办不好教育,谁该负有责任?校长问锺为,他在美国教过不少成大出来的学生,有什么感想?锺为再也忍不住,决定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简报中浇一盆冷水。他说中国的大学,包括了海峡两岸的,都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认识,就是以为自己的学生数学是第一流的,中国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能力去解“数学问题”,也就是给出一个数学公式,求解的能力好。但是如果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写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方程式,中国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从现在的大学来看这种学生,他们的数学是很弱的。成功大学有长久的工程学科传统,更需要会解“公程问题”的人,而不是会解“数学公式”的人。

目前台湾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及工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如环保、核能安全等等。但是在短短的三天中,锺为没有感到成大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丝毫的兴趣。一个大学固然有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人员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群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记得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到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正碰上他们庆祝六百周年校庆。这个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在法律、医学、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执世界牛耳,造就了数不清的“领袖人才”。六百年的校史中曾经中断过四年。就是在纳粹党执政的期间,大学关闭的理由是无法培养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因此海德堡大学在德国历史上是唯一反抗希特勒统治的团体。世界级的大学应有它一定的“学格”。锺为总觉得成大要晋身到一流的大学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是重要的是学校的领导要有这样的决心才行,如果只是满足于培养技术人员,那就只能如此了。

在成大的四年中,有几位教授对锺为有很深的影响。不仅是他们的学问而且是他们待人处世之道,令学生最为敬佩。其中一位是徐?i良教授。他讲力学课是最享受的时刻,不仅观念清楚而且深刻生动。徐老师清风傲骨,言行上有江湖游侠之风,很令学生景仰。他又热爱运动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记得他当了十六年的副教授,就是不愿意填一份要求升级的表格,后来还是别人替他偷偷的填好,才升成正教授。徐老师没有孩子,和师母相依为命。此外就是把时间花在我们这些孩子们身上。一九八五年在加州机械系的校友邀请三位老师访美时,徐老师也曾来过洛杉矶。当时师母已过世,他过着独居的生活。但是他风采依旧,笑声还是那么的开朗。一年多前听说徐老师中风了。在医院里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锺为怀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去看望这位老教授,走到了巷口他就全认出来了。一排排的平房和砖墙,墙上的九层葛和喇叭花正盛开着,跟多年前是一模一样。到了地方按铃,徐老师穿着睡衣出迎。一进院子景象就变了,记得以前师母在院子里种了好些花木,有整齐又好看。现在是一片杂草把路都盖住了。屋内也是一样的杂乱,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个独居老人住的地方。徐老师说有一位“欧巴桑”一周来两次替他洗洗衣服,烧烧饭。其他的时间他就在外面随便将就打点一下。徐老师的中风是复原了,但是左臂的行动还是不便。并且每天要用药物控制他的高血压。

点击显示
上一篇:第八章 从北京大学到成功大学(21)下一篇:第八章 从北京大学到成功大学(1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