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空巢”现象普遍...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乡村学校“空巢”现象普遍...

乡村学校“空巢”现象普遍 校舍大量资源被闲置

日期:2014-09-10  来源:学校网

 随着大量农村孩子选择外出到城市就读,乡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学生越来越少,甚至都没有必要投资来了,“空巢”现象成了乡村教育的“通病”,令那些扎根基层,励志弘扬教育的工作者感到担忧。

通江县三合乡中心小学位于川东北腹地,这所有着83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曾经寄托着当地培养人才的希望,该校在最辉煌时组建“九义校”,有学生近两千人,当时的生源基本都来自当地各行政村。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水平落后,如何抓校舍建设曾一度成为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好在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助,学校得以扩建。

如今,这所学校经过几次大的扩建后,占地面积已达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也超过6千平方米,但是师生加起来不过300余人,学生流失迹象明显。

“我们是把校园环境建设起来了,但是没有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三合乡中心小学校长景联山来说,现在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发展方向,更要担心它的生源问题。

在校长景联山的教育观念里,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现在的情况是学校生源严重下降,近十年来,三合乡中心小学每年生源流失率高达11.6%,今年开学,学校只剩下9个教学班,初中学生121人,小学生132人。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不断涌向县城或随从务工父母外地读书,特别是辖区内七所村小学已只剩下一所,还有几个学生就读。” 景联山觉得,如今的乡村小学已经留不住孩子跑往城市的脚步。

与此同时,校舍资源也被大量闲置。学校原共有教室24间,现纳入使用的才11间;学生宿舍共有26间,使用的数量刚过半数。

他告诉记者,自己掌舵的这所学校今天正面临的情况,他早有预见,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据了解,过去短短几年时间内,三合乡下设8个自然行政村的小学几乎全部被迫关闭,现仅有的一个村小只有1位老师,10来个学生。

“过去,村小的学生都跑到乡镇上的中心小学,当时我们学校突然变得很拥挤,现在乡镇上学校的学生又开始往县里或者大一点的城市跑,我们学校又空了。” 景联山颇有感慨。

另外,令景联山担忧的除了学生的流失,还有教师流动较大,学校教学上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专业教师相对紧缺;现今依然坚守在学校的老师年龄都普遍偏大,其中50岁以上教师占到35%。

虽然对学校的发展有种种担忧,景联山却暂时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其实,三合乡中心小学的情况,已是很多地方乡村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有的地方甚至更突出,有媒体报道,浙江省淳安县的一所乡级中心学校9月1号开学时,一个年级仅招收到2名学生。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就有63所农村小学消失,不仅村一级的小学已大面积消失,一些乡镇的中心学校也岌岌可危,至于原因,有人将其归咎于城乡二元化发展、城乡师资的巨大差距等等。但无论因何原因,当下最应该想出的,还是如何保住它们的具体可行办法。

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可以把您的看法分享在下面的评论框框里面,查字典学校大全会继续分享更多资讯的,想要了解更多资讯的,请准时关注查字典学校大全!

点击显示
上一篇:北京高校部署推进核心价值观宣教工作下一篇:南昌市培英学生不在校吃午餐不准提前进校门 遭家长投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