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十年探索重能力:题活...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高考十年探索重能力:题活...

高考十年探索重能力:题活起来 成绩单变化验单

日期:2015-12-12  来源:学校网

高考,作为重要的国家人才选拔机制,不仅直接影响亿万莘莘学子的前途,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考命题的一举一动,好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既关系高校如何选、选择谁,又关系中学教什么、怎么教,牵一发而动全身。10年来,我国高考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改革,使命题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更加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

高考题活起来了

【镜头】2012年高考政治海南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

高考题越来越活了!很多老师和学生这样说。这个活,不仅指试题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更指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如上述政治题中,改变了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这个知识点的固有考查方式,创设新情景,变换提问方法,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死读书、读死书历来为世人诟病,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目标便是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变。一方面,注重考查学科基础知识,突出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另一方面,克服考查死记硬背,避免偏题、怪题,突出能力立意。例如在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中,唯一考查背诵的是一道6分的名篇名句默写,只占全卷总分4%,其他不再对字音、字形、文学常识专门设题,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背诵负担。

今年的作文不难!从考场出来,海南考生小陈这样说,她答的是全国课标卷材料作文船主与油漆工,自选角度让她如鱼得水。小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作文题不一样,不知写了多少诸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快乐的六一》等八股作文,一个题目、一个立意、一种写法,照搬套路,索然无味。

近10年来,我国高考作文探索应用材料型作文,让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了。除此之外,材料作文相较于恢复高考后较长时期的标题作文,以及话题作文、漫画作文,有效堵住了背模板、找套路的八股作文法,生搬硬套越来越行不通。据了解,今年,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还是分省命题试卷,高考语文试卷全部使用材料作文形式。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另一个亮点。此类试题不设标准答案,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自选角度,答题没有硬框框,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高考中,还增加了选考模块,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除此之外,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高考,更加重视考试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工程、核磁共振等现代科学内容纷纷入题。 高考志愿 黑龙江 安徽 江苏 山东 河南 陕西 北京 浙江 河北 四川 天津 内蒙古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重庆 江西 甘肃 吉林 贵州 云南

自主招生艺考免费师范生小语种特长生保送生招飞行员国防生

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北京 广东 江苏 江西 福建 河北 吉林 黑龙江 四川 陕西 宁夏 广西 甘肃 新疆 西藏 内蒙古

2.

分省命题更合理了

【镜头】6月14日,山西省高考网上评卷现场,考卷被全部扫描进入计算机,扫描同时对考题进行切割,切割后的考题便被传送到评卷老师的电脑上。在这里,没有老师们哗啦哗啦翻试卷的声音,只有鼠标轻轻的点击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评卷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所负责的题目和答案,每道题由两位老师评分,即双评。若两个打分未超出一个定值,则取其平均值生成最终考分;若超出一定数值,题目会被自动传输给第三位老师,如果仍有疑义,就由仲裁组长评判。

1999年,广西在全国率先试行英语学科的网上评卷,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将纸介质答卷扫描生成电子图像,选择题根据考生填涂的信息点自动给分,非选择题在计算机上人工评阅。截至目前,我国31个省份全部实现高考全科目网上评卷,采取国家标准统一规范,有效降低了评卷误差。没有纸质试卷,不用将试卷放到保密室,今年的安全保卫管理压力也较往年大大降低。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如今,全国统考、分省命题大家并不陌生,高考形式改革有效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目前,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等16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其他15个省区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南方孩子和北方孩子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为什么要用一张考卷?分省命题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水平命制符合当地要求的试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通过分省命题,还有效分散和减轻了全国统一命题的安全压力,降低了全国统一高考的社会风险。

高考只有一回搏,如果能多几次考试机会,该有多好!2008年,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开始探索一年多次考试的可能性,以英语听力作为试验田。浙江组织了先期试验,每年3月和9月举行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考试,选取高考前两次考试成绩中的最高分计入总分。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探索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一年多次考试被提上议事日程。从2010年起,云南省采用这一方案;2012年9月,贵州、重庆也将参与其中;若干其他省份正在进行类似规划。

英语听力考砸了,还好有下次。成绩出来了,满分!这块可以不管了。一年多次考试让考生增加了机会,减小了因身体不适等偶然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也大大减轻了心理压力。但是,多次考试,能保证每次试卷的难易程度一样吗?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采用新的命题方式,开展题库建设,每道试题在进入题库前均在特定的考生群体中进行了科学试测,保证入库试题质量,采用等值技术,使通过题库组成的多套试卷难度稳定、考查内容均衡分布。

口语因为组织实施的复杂,一直被考试组织管理人员视为畏途,技术的改进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2010年,云南省率先将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引入高考,考生可借助耳机和话筒,与计算机上的人物进行问答,最后,考官集中评阅考生的录音资料。这样一来,高考不仅实现了全面评价考生英语能力,还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反拨作用。

3.

成绩单变成化验单了

【镜头】今年,云南、海南的高考考生拿到了一张与众不同的高考成绩单《考生成绩分析报告》,内容堪比化验单,既告诉你单科及总分成绩,也告诉你在各门学科的位次,还用雷达图对科目均衡性做出了直观分析。当年我接到的高考成绩通知单,就是一张窄窄的小条,现在成绩单变成化验单,真是太棒啦!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从窄窄的小条到丰富的分析报告,实际上,这是一次从考试向评价跃升的过程。

高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手段,还是评价教育质量的试金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在海南、云南等省的高考中,开展了考试评价改革试点的探索。

考试信息是一座金矿,不仅仅是几门科目的考分。对学生来说,它反映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甚至是将来选择职业方向的指南针;对学校来说,它反映了教学的长处和不足,教学质量在年度间的浮动,以及教学水平在同等学校中的位次;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它不仅仅是升学率和平均分,而是家庭背景与子女学业成绩、学生学习兴趣与水平等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对命题部门来说,它意味着考试的基本情况、成绩分布、信度、效度、区分度及各题的专业统计指标,有助于命题人员了解试题质量、提高命题水平。

这样一座金矿,不深挖岂不可惜?考试评价工作充分挖掘利用考试信息,面向不同群体提供评价服务。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向考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命题部门分别提供内涵丰富的分析评价报告,帮助考生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多维度掌握高考,助力命题人员提高命题质量。

以一张面向中学的报告单为例。在2012年语文内容分项答对率表格中,将古诗词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写作、语言文字应用等一一分析,采用柱状图的形式,用不同颜色标注出该校、该市和该省考生对各项内容的答对率。该校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掌握能力,与本市、本省平均水平相比,一目了然。

拓展考试服务功能、推进高考综合评价是改革的方向。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考试之用到评价之需,高考正在改出一片新天地!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2贵州高招一本院校录取情况7月19日发布下一篇:湖北2012高招贫困地区专项本科计划录取院校征集志愿投档线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