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写信向15所北京部属...
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家长写信向15所北京部属...

家长写信向15所北京部属高校申请公开招生信息

日期:2015-12-12  来源:学校网

我孩子开学就要读高中了,虽然还有3年才参加高考,但我很想了解高校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名额的相关政策依据,早作准备。我发现很多重点高校的招生都严重倾向于本地,究竟是啥原因让重点高校招生倾向于本地呢?我今年在网上看到北京某高校党委副书记强调,北京本地的生源质量好,所以在本地录取比例高。赵先生说,生源质量怎么衡量呢?考试试卷都不一样。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有没有具体政策?

俺儿子正在上大二,按照他的分数,在北京绝对能上北大,但只考取了北京一所普通高校,这与不公平的招生环境有关。另外一位参与申请信息公开的汤先生说,不少高校在各地招生名额悬殊,非常照顾本地生源。他希望能通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改变这种现状。

昨日,郑州一位高中生家长,一位大二学生家长,向位于北京的15所部属高校,通过邮寄方式,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家长要求,各高校应公开2012年在河南、北京的招生比例以及高校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名额的依据。

作为国家部属的公立大学,他们有义务向全国公开其制定招生计划和确定招生名额的办法或依据。河南有全国最多考生,在全国高校招生中太吃亏了。参与向高校申请信息公开的赵姓家长说,这些信息应该公开、透明。

什么原因让重点高校招生倾向本地?

昨日上午,中原路邮政所门口,赵先生拿着写好的15封信,准备通过邮寄方式送给这些高校。他认为,每位孩子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高考是决定孩子人生命运的关键步骤,如果将来孩子能上个好大学,不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毕业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孩子开学就要读高中了,虽然还有3年才参加高考,但我很想了解高校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名额的相关政策依据,早作准备。我发现很多重点高校的招生都严重倾向于本地,究竟是啥原因让重点高校招生倾向于本地呢?我今年在网上看到北京某高校党委副书记强调,北京本地的生源质量好,所以在本地录取比例高。赵先生说,生源质量怎么衡量呢?考试试卷都不一样。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有没有具体政策?

俺儿子正在上大二,按照他的分数,在北京绝对能上北大,但只考取了北京一所普通高校,这与不公平的招生环境有关。另外一位参与申请信息公开的汤先生说,不少高校在各地招生名额悬殊,非常照顾本地生源。他希望能通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改变这种现状。

向首都的15所重点部属高校申请公开

最近我们在网上看到《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名单,100所高校里面北京就占了19所,其中有15所是部属高校,而河南只有2所。赵先生说,我认为这个排行榜还是比较客观的,他们还发布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北京集中了7所一流高校。河南高校没有一所上榜。河南的重点高校咋恁少啊?更别提一流高校了。

汤先生说:这次主要是向《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位于北京的15所部属高校申请公开。北京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7万多,如果招生计划都向本地倾斜,北京的考生就占走招生名额一大半。这种招生方式对其他地方,尤其对我们河南80多万考生来说太吃亏了。专家统计过,安徽省的考生上北大的概率,仅是北京考生上北大的1%的可能性。我们河南考生上清华大学的机会,是北京考生的1/25。

汤先生说,他邻居家的孩子今年考了400分,三本都没有能上,如果这个分数在北京,上个好的二本还是正常的。

律师观点:教育公平应打破地域藩篱

律师常伯阳介绍,今年7月15日,他曾联合其他地方的律师致信教育部呼吁教育公平。常律师认为,根据我国《教育法》第九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规定,重点高校在各地方招生名额的显著差异容易造成教育的两极分化,不利于高校招收到更优秀更合适的苗子。这种状况其实对我国教育并没有好处。

平等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应该按照地域来区别对待。应该尽快实现教育公平,打破地域藩篱。全国人大也应把这一重要议题列入国家议事日程来。人口大省的考生,也应与其他地区考生一样,人口大省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为国家服务。常律师说。

点击显示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 奋力改革创新下一篇:安徽贫困残疾大学生每年可领1500元助学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